现在凤凰岭景区内车耳营村村西的黄普院,在明朝中期曾一度改名为皇姑院,为什么改名呢?这要从明孝宗朱祐樘说起。
明孝宗朱祐樘在晚年生了一个女儿,赐名太康公主。太康公主生得如花似玉,聪明伶俐,深得皇帝宠爱。但是公主自幼身体弱,三岁才刚会走路,虽有宫女乳娘们百般呵护,还是小病不断大病连绵,把皇帝愁
得懒理国政。
皇宫里的秉笔太监是个略懂文墨的人,就建议到京城的道教发祥地白云观求求老神仙(老神仙是当时京城百姓对白云观主事道长的称呼)。皇帝当即命总管太监备了一份厚礼到白云观去求见老神仙。道长见是皇帝身边的人,哪敢怠慢,忙到客堂待茶。当总管太监说明来此的缘由后,道长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:“若想公主长命百岁,**的方法是出家为尼,其方位以京城西北方为宜。”总管太监听后非常高兴,急忙回宫复命。
【黄普院】
【黄普院】
总管太监回宫后向皇帝禀报了白云观道长的话。皇帝虽然舍不得自己的爱女远离膝下,可细想公主出家总比死了强。当即差遣太监到京西北去物色寺庙,太监们访遍了西山弘教寺、大觉寺、护国寺,最后到了车耳营村的黄普院。他们一致认为这里山清水秀,风光优美,是出家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,回宫后就确定了公主的安身之地。
太康公主自出生就没离开过皇宫,突然要离开锦衣玉食的皇宫,难免恋恋不舍。但皇命难违,况且是为自己的一生着想,只好来到黄普院暂时出家为尼,她把宫中的宫女嬷嬷们一个不少地带到了西山。虽然远离了皇宫的内院,可公主的气派一点不能丢。
太康公主到了黄普院以后,每日呼吸着山中的清新空气,享受着清风明月的大自然,没一年的时间身体日渐恢复,三年以后就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。皇帝一见女儿病体痊愈了,就再也舍不得女儿离开自己了。于是他在后宫三千宫女中找了一个和太康公主长相相似的人,偷偷地送到了西山的黄普院,把真的公主悄悄接回了北京城。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,除了公主贴身嬷嬷知道,连黄普院当时的住持都不知道。
真相一直到太康公主出嫁以后,才大白于天下。因为太康公主曾经在此出家为尼,因此黄普院曾一度改名为皇姑院。
搜集整理:崔墨卿